拨开股市的迷雾——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涨跌

对于股市涨跌的原因,这么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我一直在思考。其间也经历了几个认识阶段,到现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念。记录下来,供自己反思也供各位博友共同探讨。

一:“政策市”是否存在

很多人认为,中国股市是个政策市。所谓“炒股跟着PATRY走”。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个是有道理的。打开a股k线,在历史的大顶、大底,往往都有些政策公布。

但,是否可以认为,是政策决定了股市的涨跌?

如果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无疑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了。

实际上,世界各国的股市,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政策的影响。远的如美国80年代里根上台后的经济、货币政策导致了美股20年长牛;近的如90年代初台湾10倍大牛市被资本利得税砸掉了一大半。这些都是政策影响股市的绝佳例证。

可惜,虽然有时候政策很给力,但它并非决定股市涨跌的决定性因素。它充其量是股市转折的“催化剂”之一。

“催化剂”在大盘或者个股的运行态势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可以是很多东西,比如政策、比如公司开始研究某项新产品、比如新管理层等等。它可以扭转之前个股与大盘的运行态势,但它的作用,相当于“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里面的鲁缟。一只箭不能穿过它,不是因为鲁缟很结实,而是因为箭自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2007年,央行数次上调存准、数次加息;财政部半夜鸡叫调高印花税。国家铁了心的阻止股市过热,可惜,大盘依然疯涨到6000。如果股市是个政策市,为什么政策没用,要中石油上市才能把股市砸下来?

结论:世界上没有政策市,但不能否认政策这个催化剂的作用。股市大幅上涨或下跌后,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有可能是股市转折的催化剂。

 

二: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轮牛市的上涨和熊市的下跌幅度?

决定牛市上涨和下跌幅度的,是两个因素:资金与预期。

非常容易理解:

只有资金和投资者的预期,能把股市拉到6000,之后砸到1600。当市场充斥着廉价的资金,当人们预期中国股市黄金10年即将开始万点指日可待的时候,6000点也就出现了。反之亦然。个股也是这样。当大家预期重庆啤酒可能会研制出乙肝疫苗的时候,就会给它200倍的估值。

我们可以从M1跟踪资金,可以从中证登开户、交易数跟踪预期。都比较好用。

但是,注意,资金和预期可以决定幅度,但不能决定涨跌。也就是说,资金和预期只是“助推器”。

它们并不是涨跌的根本,那么,什么才是涨跌的根本?

 

三:一切的秘密,都来自于它——估值

巴菲特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世界首富,更重要的,是他阐述了很多投资领域的奥秘。他在几十年前就清晰的阐明了股票的真正内在含义。

很多人可以很轻松地说:“我拿着好公司的股票,与好公司一起成长”。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认真考虑过,什么叫一起成长?你如何实现你在这家公司的投资收益?成长到何时?你是准备吃股利还是做差价?抑或陪它到死(并非不吉利,公司一定会死)?

实际上,老巴说的很明白:股票只是一个长期债券。

当你真的明白了这层意义,你就可以从最本质的内在理解股市涨跌的奥秘。

举例来说:2008年11月,两市平均pe 17倍。由于pe的倒数则为收益率,可以很简单的计算出当时投资股票的收益率是5.9%。彼时,国债收益率是3%。请问,是股市有投资价值,还是国债?

再往前推,2007年10月,两市平均pe74倍,倒数为1.35%。请问,是1.35%收益率的股市值得投资,还是10%的国安债?

资金都是聪明的。一定会从高处流向洼地,虽然也许时间很长、也许很快。但最终都会流向洼地。

所以,你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高成长的公司可以暴涨、可以享受高估值——它未来的收益率随着pe的迅速降低将越来越高。

你大概也听说过很多人讲“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有很多人说,中国股市根本就不是晴雨表,是垃圾。因为中国经济迅速增长,股市却牛短熊长!

dude。事情的真相是——当你用很短的时间,透支了很长时间成长的时候,你就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还债。2001年股市pe到了68倍,之后5年虽然中国经济稳步增长,指数照样跌了一半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个意义上讲,除了上证指数构成并不科学上一波大牛市上了过多权重股以致不能客观反映事实之外,它10年没涨的根本原因也还是在于10年前的估值过高了。(深成指比上证客观很多,大家可以看看10年涨了多少)

为什么台湾股市、日本股市离90年代初的高点还遥不可及?为什么美国股市29年崩盘后用了40年才收复失地?一切都因为估值。

 

当你明白了这一切,再回头去看新闻也好、论坛也好、很多牛人的博客也好,你会发现他们不停地停留在很浅的地方纠缠。无法触及股票的本质。

当然,如果谁都明白了,谁都能按照真相指导自己的行为,那我们的超额收益也就没了。

 

还好,看我博客的人真的不多。有缘人得之吧。